技术文章

PCBA老化测试的标准是什么?

2025-04-17 深圳市一九四三科技有限公司 0

一、核心测试标准

1. 低温工作测试

  • 温度条件:-10±3℃
  • 持续时间:1小时
  • 负载条件:需在187V和253V额定负载下运行
  • 测试要求
    • 在低温环境下,PCBA需通电运行所有程序,确保程序运行正确无误。
    • 检查低温对电子元件、焊接点及电路性能的影响,验证低温环境下的稳定性。

2. 高温工作测试

  • 温度条件:80±3℃
  • 持续时间:1小时
  • 负载条件:需在187V和253V额定负载下运行
  • 测试要求
    • 在高温环境下,PCBA需通电运行所有程序,确保程序运行正确无误。
    • 检查高温导致的元器件老化、热膨胀或焊接点失效等问题。

3. 高温高湿工作测试

  • 温度条件:65±3℃
  • 湿度条件:90%~95%
  • 持续时间:48小时
  • 负载条件:需在额定负载下运行
  • 测试要求
    • 在高温高湿环境下,PCBA需通电运行所有程序,确保各程序运行正确无误。
    • 检测潮湿环境对电路板绝缘性、焊点腐蚀及元器件性能的影响。

二、其他补充测试标准

1. 温度循环测试

  • 温度范围:通常为0℃~60℃或-10℃~80℃
  • 温度变化速率:约1℃/min(±0.5℃)
  • 持续时间:至少72小时(根据产品需求调整)
  • 测试要求
    • 在高低温交替环境中,验证PCBA的热应力耐受性及长期可靠性。
    • 通过循环测试模拟实际使用中的温度波动,检测元件和焊点的疲劳失效。

2. 冷热冲击测试

  • 测试方法
    • 将PCBA在高温(如80℃)下运行一段时间后,迅速转移至低温环境(如-10℃),重复循环。
  • 测试要求
    • 检查PCBA在极端温度快速变化下的机械应力和电气性能稳定性。

3. 恒定温度加速老化测试

  • 温度条件:通常为高温环境(如85℃)
  • 持续时间:根据产品预期寿命设计(如数百小时至数周)
  • 测试要求
    • 加速模拟长期使用中的老化过程,评估PCBA的寿命和可靠性。

三、测试步骤与操作规范

  1. 样品准备

    • 从生产线随机抽取代表性样品,确保与量产产品一致(元器件、焊接工艺等)。
    • 测试前需进行外观检查和电参数初检,剔除明显缺陷(如短路、虚焊、元件缺失等)。
  2. 测试环境设置

    • 使用老化箱或老化房,严格控制温度、湿度和电压稳定性。
    • 确保电源负载(187V、253V)与实际应用一致,避免电压波动干扰测试结果。
  3. 测试流程

    • 低温测试:将PCBA放入设备,按设定速率降温至-10℃,稳定后运行2小时。
    • 高温测试:升温至80℃,稳定后运行2小时。
    • 温度循环/冷热冲击:按预设循环参数重复升温/降温过程。
    • 高温高湿测试:在65℃、90%-95%湿度下持续运行48小时。
  4. 监测与记录

    • 实时监测电压、电流、温度等参数,记录异常现象(如程序崩溃、温度异常)。
    • 测试结束后,对PCBA进行功能复检,确保性能未发生漂移或失效。

四、国际/行业参考标准

  • IPC-9201:针对电子组装的可靠性测试标准,涵盖温度循环、湿度等测试方法。
  • MIL-STD-202:军用电子元器件测试标准,适用于高可靠性场景。
  • JEDEC J-STD-020:电子元器件焊接与组装的环境应力测试规范。
  • ISO/IEC 17025:实验室测试能力通用要求,确保测试数据的准确性。

五、测试目的与意义

  • 筛选早期故障:通过加速老化暴露焊接不良、元件缺陷等问题,减少产品出厂后的故障率。
  • 验证可靠性:确保PCBA在极端环境(如汽车电子、工业设备)中长期稳定运行。
  • 提升客户信任:通过标准化测试降低售后风险,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。

总结

PCBA老化测试的核心标准包括 低温、高温、高温高湿 三类环境测试,结合温度循环、冷热冲击等补充测试,确保产品在复杂工况下的可靠性。实际应用中需根据产品类型(如消费电子、军工、医疗)选择更严格的行业标准(如IPC、MIL-STD),并通过规范的测试流程和数据记录保障结果有效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