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SMT贴片加工过程中,焊接质量直接关系到电子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。立碑、桥连、焊锡球等常见缺陷不仅影响产品外观,更可能导致电路短路、虚焊甚至产品失效。1943科技将详细介绍这些焊接缺陷的成因,并提供有效的预防措施,帮助您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品质。
立碑缺陷: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案
立碑现象是SMT生产中常见的缺陷之一,主要表现为片式元器件一端翘起,像一块墓碑立在PCB板上。这种情况在小型元件如0201、0402封装的电阻电容中尤为常见。
产生立碑缺陷的主要原因:
-
焊盘设计不合理:当元件两侧焊盘之一与地线相连或焊盘面积差异较大时,会导致热容量不均匀,焊接时两端熔化不同步。不对称的焊盘设计会产生不均衡的湿润力,使元件被拉直立起。
-
焊膏印刷不均:两个焊盘上的焊膏印刷量不一致,会导致焊料熔化时间不同步。较厚的焊膏层需要更多热量才能熔化,因此熔化时间会滞后。
-
贴装偏移:元件贴装位置偏离焊盘过多,会破坏焊接时的表面张力平衡。
-
温度曲线不当:回流焊预热不足或加热速度过快,会导致元件一端先于另一端熔化。
有效防止立碑的措施:
-
优化焊盘设计:确保元件两侧焊盘尺寸对称,热容量均衡。对于热敏感元件,可采用热隔离设计,避免大面积铜箔直接连接。
-
控制焊膏印刷:使用适当厚度的激光切割模板,确保焊膏印刷均匀一致。一般来说,针对1608以下元件,推荐使用0.15mm以下厚度的模板。
-
调整温度曲线:设置适当的预热温度和时间,通常预热温度150±10℃,时间60-90秒,使元件两端均匀受热。降低熔点附近的升温速率,有助于减少立碑现象。
-
确保贴装精度:定期校准贴片机,控制元件贴装压力,避免元件偏移或浮起。

桥连缺陷: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案
桥连缺陷是指焊料不应连接的区域之间形成短路,特别常见于细间距元器件如QFP、SOP等封装类型的引脚之间。
桥连缺陷的主要形成原因:
-
焊膏过量:模板厚度过大或开口尺寸不合理,导致焊膏沉积过多。
-
焊膏塌落:焊膏粘度不足、刮刀压力过大或模板孔壁粗糙,都会导致印刷后焊膏塌边,引发桥连。
-
贴片压力不当:Z轴方向压力过大会挤压焊膏,导致其流到焊盘外部。
-
回流升温过快:过快的升温速度使焊膏中溶剂来不及挥发,引起焊料飞溅。
预防桥连的有效方法:
-
优化模板设计:模板开口尺寸应比相应焊盘小10%,确保焊膏量适中。对细间距元件,采用梯形或锥形开口设计,有利于脱模。
-
提高印刷精度:采用光学定位系统,特别是对于引脚间距小于0.65mm的印制板。控制刮刀压力和质量,确保焊膏印刷清晰。
-
调整工艺参数:设置适当的回流焊温度曲线,控制升温速率,使焊膏中溶剂充分挥发。合理配置贴片机的Z轴高度和压力。
-
选择合适焊膏:使用高粘度、抗塌性好的焊膏,防止印刷后焊膏塌陷。

焊锡球现象:成因与应对策略
焊锡球是SMT回流焊中常见的缺陷,表现为细小锡珠散布在元件周围或焊盘之间。
焊锡球产生的主要原因:
-
温度曲线不当:预热阶段升温过快,导致焊膏中溶剂剧烈挥发,溅出焊料颗粒。
-
焊膏质量问题:焊膏中金属含量过低、氧化物过多或含有大量细小颗粒(20μm以下),都易形成锡球。
-
环境因素:焊膏吸湿或从冷藏环境取出后未充分回温,印刷后水汽在加热时沸腾飞溅。
-
PCB清洗不足:印制板清洗不彻底,残留焊膏在焊接时形成锡球。
焊锡球防止措施:
-
优化温度曲线:提供适当的预热平台,使溶剂逐步挥发。通常预热区应使PCB表面温度在60-90秒内升至150℃并保温约90秒。
-
严格焊膏管理:焊膏从冰箱取出后,应在室温下充分回温再开盖使用。控制车间环境,理想温度为25±3℃,相对湿度50%-65%。
-
改进模板设计:合适的模板开孔形状和尺寸能有效减少锡球产生。
-
加强PCB清洁:确保印制板彻底清洁,避免残留污染物。

其他常见SMT焊接缺陷及解决方法
冷焊问题:
冷焊表现为焊点表面暗淡、粗糙不平,通常是由于焊接温度不足或时间过短,导致焊料未完全熔化。
解决方案:确保回流焊机具有精确的温度控制,根据焊膏和元件特性设置适当的焊接温度和时间。检查焊盘设计,特别是直接连接到大面积铜箔的焊盘,可能需要额外热补偿。
元件移位问题:
在回流焊接过程中,元件可能因焊料熔化时的表面张力而移动位置。
解决方案:优化贴装程序,确保贴片机参数(速度、压力、吸嘴类型)设置正确。改进PCB焊盘设计,确保焊盘面积和间距适当。选择合适粘度的焊膏,以提供足够的元件粘附力。
芯吸现象:
芯吸现象是指焊料脱离焊盘,沿元件引脚向上爬升,导致焊料不足。
解决方案:充分预热PCB组件,确保焊盘与引脚温度均衡。检查PCB焊盘和元件引脚的可焊性,确保其符合要求。对于气相回流焊,要特别注意预热过程。
SMT焊接质量全面控制策略
要系统性地解决SMT焊接缺陷,需要建立全面的质量控制体系:
-
DFM审核:在新产品导入阶段,严格进行可制造性设计审核,重点关注焊盘设计、元件布局、热平衡等因素。确保焊盘尺寸与元件匹配,避免热容量差异过大。
-
物料控制:严格把控元件和PCB的质量,确保可焊性符合要求。存储和使用焊膏时,遵循先进先出原则,控制环境温湿度。
-
工艺参数优化:针对不同产品特性,量身定制焊接温度曲线。定期检测和维护设备,确保工艺稳定性。
-
实时监控:在关键工序如印刷、贴片后设置检查点,利用AOI等设备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参数。
通过系统化的分析和控制,SMT焊接缺陷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。1943科技凭借多年的SMT加工经验,已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工艺控制体系,能够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贴片加工服务。如果您有SMT加工需求,欢迎联系我们的专业团队,我们将为您提供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。
进一步措施:定期培训操作人员,增强质量意识;建立缺陷分析数据库,持续改进工艺;投资先进检测设备,提前预防缺陷产生。






2024-04-26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