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SMT贴片加工中,回流焊是确保焊点质量和元件可靠性的核心环节,而回流焊温度曲线的合理设定对焊接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。不同的PCB材质具有不同的热特性,因此需要适配不同的回流焊温度曲线。以下是根据不同PCB材质适配回流焊温度曲线的方案。
一、FR-4 PCB
FR-4是最常见的PCB材质,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,热导率相对较高。
- 预热区 :温度从室温以1.5℃/秒 - 2℃/秒的速率上升至130℃ - 150℃,持续时间60秒 - 90秒。这样的升温速率和温度范围可有效去除锡膏中的溶剂,避免产生飞溅或气泡,同时使PCB和元件均匀受热,减少热应力。
- 保温区 :温度保持在150℃ - 180℃,持续时间60秒 - 120秒。在此阶段,助焊剂开始分解金属氧化物,为焊接提供清洁表面,同时使PCB和元件的温度趋于稳定,尽量减少温差。
- 回流区 :峰值温度一般设置为235℃ - 245℃,超过锡膏熔点温度20℃ - 40℃,回流时间控制在30秒 - 60秒。此温度范围可确保锡膏充分熔化并润湿焊盘和元器件引脚,形成良好的焊点。
- 冷却区 :冷却速率通常控制在3℃/秒 - 5℃/秒,以确保焊点快速固化并形成良好的机械强度。
二、铝基板
铝基板具有良好的导热性,常用于大功率器件的散热。
-
预热区 :由于铝的导热性较好,预热温度可适当降低,一般设置为100℃ - 130℃,升温速率控制在1℃/秒 - 1.5℃/秒,持续时间60秒 - 100秒。这样可以避免铝基板表面温度过高,导致热量过快传导至元器件,引起元器件损坏。
-
保温区 :温度保持在130℃ - 160℃,持续时间80秒 - 120秒。在此温度下,可使助焊剂充分活化,同时使铝基板和元器件的温度均匀分布,减少温差导致的热应力。
-
回流区 :峰值温度一般为220℃ - 230℃,回流时间30秒 - 50秒。由于铝基板的热容量较大,较低的峰值温度即可使锡膏熔化并形成可靠焊点,同时避免铝基板过热变形。
-
冷却区 :冷却速率控制在3℃/秒 - 4℃/秒,以保证焊点快速固化且不会因冷却过快而产生应力。
三、聚酰亚胺PCB
聚酰亚胺PCB具有较高的耐热性,适用于高温环境下的电子产品。
-
预热区 :温度从室温以2℃/秒 - 2.5℃/秒的速率上升至150℃ - 180℃,持续时间90秒 - 120秒。较高的预热温度有助于去除聚酰亚胺PCB中的水分和挥发性物质,同时使助焊剂充分活化,为后续焊接做准备。
-
保温区 :温度保持在180℃ - 200℃,持续时间60秒 - 100秒。在此阶段,可进一步去除焊盘和元器件表面的氧化物,同时使PCB和元器件的温度均匀,减少焊接时的热冲击。
-
回流区 :峰值温度一般为250℃ - 260℃,回流时间40秒 - 60秒。聚酰亚胺PCB的耐热性较好,可承受较高的峰值温度,以确保锡膏完全熔化并形成良好的焊点。
-
冷却区 :冷却速率控制在4℃/秒 - 6℃/秒,以保证焊点快速固化,提高焊接质量。
四、陶瓷PCB
陶瓷PCB具有优良的导热性和绝缘性能,常用于高功率密度的电子设备。
-
预热区 :温度从室温以1℃/秒 - 1.5℃/秒的速率缓慢上升至120℃ - 140℃,持续时间100秒 - 150秒。陶瓷PCB的热导率较高,但热膨胀系数较低,过快的升温速率可能导致陶瓷PCB开裂,因此需要缓慢升温。
-
保温区 :温度保持在140℃ - 160℃,持续时间80秒 - 120秒。在此阶段,使助焊剂充分活化,同时去除焊盘和元器件表面的氧化物及污垢,为焊接创造良好的条件。
-
回流区 :峰值温度一般为210℃ - 220℃,回流时间30秒 - 40秒。由于陶瓷PCB的耐热性较好,但为了防止高温对陶瓷PCB和元器件造成损害,峰值温度不宜过高。
-
冷却区 :冷却速率控制在2℃/秒 - 3℃/秒,缓慢冷却可避免陶瓷PCB因温度骤降而产生裂纹,同时保证焊点的质量。
总之,在SMT贴片加工中,根据不同PCB材质的特点合理设定回流焊温度曲线,是确保焊接质量、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的关键。通过精确控制预热、保温、回流和冷却各阶段的温度和时间,可以有效减少焊接缺陷,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。